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处和公转...

读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处和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位于A处时,日期是                  日前后。地球位于B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地球位于C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3)地球位于_____处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地球位于_____处时,北极圈以北到处有极昼现象。

(4)地球位于                  处时,全球昼夜平分。

(5)地球从A处运行到B处,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是         移动的方向是        

 

(1)作图 (2)6 月 22 日, 秋分 , 冬至 ;(3) A , A (4) B , D ;(5) 北半球 , 向南 。 【解析】 试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图中A处自转方向标在地轴北端,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方向标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方向为逆时针。 (2)地球处于A处时,地轴北端朝向太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B处时为北半球的秋分;位于C处时为北半球的冬至。 (3)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图中A处地轴北端朝向太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距近日点最近;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以北到处有极昼现象,图中A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地球处于B、D时太阳直射赤道。 (5)地球位于A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从A运行到B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南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_ ;C _________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_________ 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而昼夜长短情况相反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_________   地,简述理由_________

(4)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  ,伦敦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时,E点昼长________时,日出时刻________时,“新一天”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_________;大约三个月后(秋分),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_________ (北京时间)。

 

查看答案

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外圆为赤道(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极点为____________(填“南”或“北”)极点,PB为________(填“晨”或“昏”)线。

(2)图示时刻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纬度_______经度______________;B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3)图示时刻D点的地方时间为_______________,  A地昼长为___________小时,日出时刻 ____________时,日落时刻_______________ 时,此时咱们教室墙上的时钟正值____ 时。

(4)A、B、D三地比较,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5)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发生偏转。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问题。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用图中数字填空,只填数字)。

(1)今天(10月1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之间。

(2)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长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的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__点。漳州昼最长的是____

(5)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__点,此时我国正处于____季(季节),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约为_________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

(7)我国科考人员到南极进行科考活动在图中____ 点前后,此时期漳州胜利路路灯开启时间较____(早或晚)。

 

查看答案

读青海玉树地震参数,完成下列各题。

时    间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北京时间)

震中位置

33.20N,96.60E(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震    源

14km

 

 

1.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世界标准时间是(    )

A. 2010年4月14日0时49分    B. 2010年4月13日23时49分

C. 2010年4月14日23时49分    D. 2010年4月13日0时49分

2.玉树发生地震之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福州昼短夜长    B.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 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D.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3.青海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软流层    B. 地壳    C. 上地幔顶部    D. 下地幔

4.地震波(横波和纵波)传向地幔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 横波、纵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 横波、纵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 纵波完全消失,横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查看答案

某学校(13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 12:00    B. 12:40    C. 11:20    D. 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 英国伦敦    B.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 印度新德里(约77°E)    D.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