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进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规划工作。
(1)甲图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该地地形特点。
材料二:我国东部地区进行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某品牌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
(2)分析该品牌旅游鞋厂家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产业承接区的影响。
(3)提出该鞋厂今后的发展策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及“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响。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 环境改变较小 B. 协作条件较好 C. 接近原料产地 D. 地租更加便宜
2.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 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 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 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 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工业区位的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I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外迁移的趋势,始于( )
A. 1985年
B. 1995年
C. 2000年
D. 2005年
2.导致III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新兴技术产业的引入
B. 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C. 产品质量的提升
D. 当地政府的支持
喀什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2014 年是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第四年,现在喀什正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喀什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 资金、技术 B. 原料、劳动力
C. 动力、土地 D. 市场、设备
2.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 )
A.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B. 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C. 享有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 D. 喀什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
3.产业转移的实施对该地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进运动” ( )
A. 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
B. 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 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D. 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2.“西进运动”的影响有( )
A. 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 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 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 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