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M、N所示的...

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M、N所示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2)分析说明甲图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与河流水文特征的关系。

(3)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能源优势及形成条件。

(4)比较M、N所在地形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的差异。

(5)分析甲图中P沿岸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

(6)乙图中K城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1)巴西高原、四川盆地 (2)甲图区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的季节变化显著,导致河流的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形成汛期;终年气温高,河流无结冰期。 (3)水能;形成条件:河流干支流长,流域面积广,降水多,水量丰富;河流流经盆地或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水流急。 (4)人口分布特点:M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较稀疏),N人口密度大(人口分布较稠密)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M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N水稻种植业 (5)P沿岸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带来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6)自然区位:①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 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③水热充足,雨热同期④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 社会区位:⑤人口、城镇众多,劳动力丰富⑥市场广阔⑦交通便利 【解析】 试题 (1)由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来看,M地形区等高线总体比较稀疏,地势较高且比较平坦开阔,东部边缘等高线略显密集,地势相对陡峭,跨经纬度较大,面积广大,故为高原。根据经纬线判断为巴西的东南部,为巴西高原。N地形区跨经纬度较大,面积广大;等高线呈闭合状,中间稀疏而四周密集,说明四周高,中间低;河流由北、西、南向中部大致呈向心状水系,根据经纬线判断为四川盆地。 (2)由上题可知,甲区域为巴西高原,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结合补给类型来考虑。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的季节变化显著,导致河流的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形成汛期;终年气温高,河流无冰期; (3)甲乙两处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量丰富(由气候类型决定的),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4)由上题可知,M、N分别为巴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巴西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我国四川盆地人口稠密,由于巴西水热条件好,加上种植历史原因,该地以热带种植园和大牧场放牧业为主。四川盆地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5)P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因素,结合该地的经纬度与海陆位置可以知道,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6)K城附近为成都平原。农业区位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土壤,热量,水源,光照,地形等)与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考虑。结合成都平原实际可知,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人口、城镇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双版纳位于100°16′E—101°50′E和21°10′N—22°24′N之间,这里地形复杂,有大片原始热带雨林,享有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材料二  橡胶林——绿色沙漠。西双版纳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 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615万亩。胶林具有独占性,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要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谱性除草剂)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

材料三  下图为西双版纳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西双版纳成为“植物王国”的主要自然原因。

(2)结合二则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橡胶前后气候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油茶种子榨出的油称茶油,是优质木本食用油。油茶树喜光热、喜湿,土壤pH值5-6.5,适宜种植在坡度25度以下坡地的红壤丘陵地区。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且呈加剧之势。在此背景下,国家正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保障粮油安全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区域图,该区域生长有大片马尾松和竹林,该地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分析A河入海口附近沙洲较少的自然原因。

(2)简析该区域种植油茶树优越的自然条件。

(3)当地农民准备将甲地原有林地砍伐后种植油茶树,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ABCD四地的地形依次为(    )

A. 山脊、山峰、鞍部、陡崖

B. 山峰、鞍部、陡崖、山脊

C. 鞍部、陡崖、山峰、山脊

D. 山峰、鞍部、山脊、陡崖

2.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适合在该地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

A. 茶叶、苹果    B. 甜菜、香蕉    C. 柑橘、茶叶    D. 竹子、油菜

3.在乙处不能建设小水电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淹没农田    B. 迁移居民    C. 影响下游安全    D. 喀斯特地形

 

查看答案

在地理学科中,以一点为原点,从原点出发分3个方向,从3个方向来表示工农业生产情况并形如靶子的地理模型叫做“靶子图”。读①②③三个“靶子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列省份中,②地可能是(    )

A. 新疆    B. 西藏    C. 河南    D. 上海

2.有关①②③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C. ③为混合农业    D. 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3.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科技水平较低    B. ③生产规模小

C. ①市场适应性差    D. 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 临近市场    D. 资金雄厚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