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3 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 700多万亩。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逾越的鸿沟。

(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试分析产生石漠化的原因。

(2)石漠化对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3)结合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遏制广西地区石漠化的蔓延?

 

(1)自然原因:本区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石山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质荒漠化。 (2)①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③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④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 (3)①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②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③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解析】 试题 (1)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从自然因素(地形、降水)和人为因素(人口、不合理的开发)两个角度来回答。自然原因: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石山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质荒漠化。 (2)石漠化实质是土地的退化现象,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恶化加剧贫困,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石漠化带来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 (3)针对不合理的开发、开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人口增多引发的问题,可以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针对能源问题,可以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针对农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进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的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绿洲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西北地区水资源天然禀赋差,配置极不平衡,加之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加剧,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材料二 西北地区部分河流不同年代径流量统计表(单位:亿m3)

材料三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及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结构图

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原因。

(2)简述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三,分析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地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

 

查看答案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图中甲和乙、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1)简要分析甲区成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

(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其开发的原因。

(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