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某地区20 ℃(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

下图是某地区20 ℃(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海区洋流自南向北流

B. ①海区洋流有增湿作用

C. ②地区地形为山间盆地

D. ②地区地形为高原

2.③海域有大范围渔场,图中用洋流剖面示意图(A、B图)和表层洋流分布图(C、D图)来解释其成因,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C 2.A 【解析】 1.根据海陆轮廓,图示位于美国西部沿海,结合等温线弯曲形态,①海区洋流自北向南流,A错。①海区洋流是寒流,有减湿作用,B错。②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山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即气温比两侧高,应是海拔比两侧低,地形为山间盆地,C对,D错。 2.③海域有大范围渔场,在洋流剖面示意图中A图是上升流,是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A对。B图的洋流方向错,不能两个箭头碰在一起,B错。③处只有单一寒流影响,表层洋流分布只有寒流,不是洋流交汇或分开处,图C、图D错,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所列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的是(   )

A. 南岭地区    B. 华北地区    C. 云贵高原    D. 江淮地区

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说明该地区(   )

A. 地表侵蚀作用加强    B. 地下水资源变得更丰富

C. 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D.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查看答案

读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青藏高原    B. ③为黄河谷地    C. ②为四川盆地    D. ④为喜马拉雅山

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 具有广阔平原    B. 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C. 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3.关于④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 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D.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地堑,后经过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查看答案

下图为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鱼化石”岩石的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

A.     B.     C.     D.

2.形成“鱼化石”的地质作用是(   )

A. 变质作用    B. 沉积作用    C. 侵蚀作用    D. 冷凝作用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测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别为

A. 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    B. 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

C. 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    D. 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

2.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台风影响    B. 阴雨天气    C. 湿度较大    D. 天气晴朗

3.同一天不同下垫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力性质    B. 正午太阳高度    C. 地形    D. 天气

 

查看答案

读某地两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1月盛行偏北风,6月盛行偏南风,据图分析该地可能位于(   )

A. 华北平原    B. 印度半岛    C. 地中海沿岸    D. 珠江三角洲

2.关于该地6月9日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多少与气温高低呈正相关

B. 该日降水不可能是对流雨

C. 该日8:00左右地面辐射最强

D. 12~13时气温降低是因为云层增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