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地区所 受到的...

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地区所 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由表可知

A. 春分日的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最小

B. 冬至日的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最大

C. 一年中,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幅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D. 一年中,90°N 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大

2.关于天文辐射量分布特点及成因表述合理的是

A. 0°全年多雨,所以全年天文辐射量变化较小

B. 北半球冬至日,90°S 地表冰雪覆盖反射率较大,天文辐射量较大

C. 北半球冬至日,因 90°N 处于极夜期,所以天文辐射日总量为 0

D. 北半球夏至日,0°—90°S 多阴雨天气,所以其天文辐射日总量较小

 

1. B 2. C 【解析】 1.由表中数值可知,秋分日的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最小,A错。冬至日的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最大,B对。一年中,二分日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幅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至日不符合,C错。一年中, 90°S 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大,D错。 2.关于天文辐射量分布特点及成因表述合理的是北半球冬至日,因 90°N 处于极夜期,所以天文辐射日总量为 0,C合理。0°全年太阳高度角较大,所以全年天文辐射量变化较小,A不合理。北半球冬至日,90°S 太阳高度较大,日照时间长,所以天文辐射量较大,B不合理。北半球夏至日,0°—90°S 太阳高度较小,所以其天文辐射日总量较小,D不合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丁地位于丙地的

A. 东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2.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A. 南风

B. 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3.图示月份

A. 甲地极夜

B. 四地中,乙地气温最低

C. 丙地日出东南

D. 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快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四地,按纬度值由 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①③

2.关于此日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①地正午时,④地处于黑夜

B. ③地的经度为 120°E

C. 四地均位于西半球

D. ①②位于同一纬度,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查看答案

2018727日夜晚至28日凌晨天空上演两大天象:某行星冲日和月全食。冲日现象,是指太阳、地球和行星连成一线,而地球位于太阳和行星中间。该时段发生的两大天象涉及

A. 一级天体系统    B. 两级天体系统    C. 三级天体系统    D. 四级天体系统

 

查看答案

2013至2014年冬季气温较往年偏高,许多卖保暖冬衣的厂商出现亏损,据气象部门解释与当时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西太平洋则水温偏低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1.关于厄尔尼诺对我国暖冬形成的解释,说法合理的是( )

A. 太平洋东部暖湿气流加强    B. 秘鲁寒流减弱,我国冬季偏暖

C. 海陆间温差减小,冬季风势力减弱    D. 太平洋中部暖湿气流加强

2.据统计,西太平洋(包括南海)每年台风及热带风暴形成的平均次数为24.3次。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延续,则下列关于2014年台风及热带风暴次数的数据最可能接近实际的是( )

A. 27    B. 26    C. 25    D. 22

 

查看答案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

A. 蒙古高原

B. 亚马孙平原

C. 巴西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 大气成分的差异

B. 海陆分布的差异

C. 太阳辐射的差异

D. 大洋环流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