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区域水系分布简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以下三题。 1.甲处最高水位出现在...

读“某区域水系分布简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以下三题。

1.甲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降水量大

B. 积雪融水补给

C. 冰川融水补给

D. 地下水大量汇入

2.该区域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3.与东侧相比,甲乙之间河段西侧支流少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植被

C. 土壤

D. 地形

 

1.B 2.C 3.D 【解析】 本题通过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考查河流水位与补给水源的关系、气候类型的判断、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1.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地位于东欧地区(乌克兰),结合甲地气候统计图分析,该地冬季寒冷,有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春汛,故B正确;从甲地气候统计图看出,春季降水并不多,故A错误;该河流没有冰川融水补给,即使有冰川融水补给最高水位也是出现在夏季,故C错误;而地下水的补给对河流的水位变化小,故D项错误。故选B。 2.根据甲地气候统计图可知,该区域最冷月月均温低于0℃,同时该区域年降水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3.影响河流水系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甲、乙之间河段西侧支流少是因为受地形的限制,故D正确;而该河段东西两侧气候、植被、土壤差异很小,故ABC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乙为测得的图甲中L河流一水文站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导致L河流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的主要原因(  )

A. 连续暴雨

B. 气压变化

C. 气温变化

D. 连续阴雨

2.正常年份,该季节流域农作物易遭受(  )

A. 融雪洪涝

B. 伏旱

C. 暴雨洪涝

D. 病虫害

 

查看答案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1~2℃,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贝加尔湖周边年温差很小,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强大的下沉气流造成增温,使冬季气温升高

B. 既有河水流入也有河水流出,有利于热量的平衡与传递

C. 湖面对太阳辐射强反射,是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D. 贝加尔湖蓄水量大,使夏季增温、冬季降温幅度都小

2.关于安加拉河的河流特征,合理的描述是(  )

A. 与贝加尔湖及注入湖泊的多条河流相连,航运价值高

B. 由于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安加拉河的灌溉功能非常突出

C. 流量稳定,季节变化较小

D. 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温极低所以河水结冰迅速,不会形成凌汛

 

查看答案

图A为某河段平面图,图B为图A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C示意图A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A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B的是

A.     B.     C.     D.

2.M湖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6月    D. 10月

 

查看答案

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全球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体运行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  )

A. ①减少

B. ④增加

C. ⑤减少

D. ⑥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