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全球不同纬度...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全球不同纬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曲线③分布规律最直接的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2.曲线③在北纬50°-60°数值明显小于南半球同纬度,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大陆性强,冬季气温低,导致年均温低

B. 北半球该纬度范围山体普遍偏低,导致雪线低

C.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

D. 南半球西风漂流规模大,温度低,受其影响降水少,导致雪线高

3.曲线①在南北纬30°附近数值较大,原因是

A. 两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直射南北回归线,导致气温较高

B.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导致雪线偏高

C. 信风带由海洋带来充足水汽,导致降水增加

D. 山麓基带为热带沙漠带,气温高,导致雪线高

 

1. B 2. C 3. B 【解析】 1.该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气温、降水量、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分布,根据曲线形态,图中曲线③表示降水量,影响其分布规律最直接的因素是大气环流,B对。太阳辐射是气温曲线形成的直接原因,A错。海陆位置、 地形不是降水量纬度变化的主要原因,C、D错。 2.结合图示曲线形态,曲线③是降水量曲线,A、B错。在北纬50°-60°数值明显小于南半球同纬度,主要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C对。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降水多,D错。 3.曲线①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变化,在南北纬30°附近数值较大,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导致雪线偏高,B对。曲线②表示气温变化曲线,A错。 降水增加,雪线低,C错。该纬度大陆东岸缺少热带沙漠带,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秋台风通常是指9月-11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超强台风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即16级以上),破坏更大。2018年9月16日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山竹”就是典型的秋台风。下左图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下右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

A. 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 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

C. 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 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2.下列关于秋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秋季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高

②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点更偏北

③秋季台风登陆时若大陆冷空气活跃,会导致风更大雨更强

④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较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段被称为河曲或蛇曲,通常形成于地势相对平坦,河流落差不大的草原、湿地等区域。图为长江上游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了 另类的蛇曲之美。目前通天河已经规划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枢纽——侧方水库,该水库位于青海省称多县境内的通天河干流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

A. 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    B. 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

C. 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更强    D. 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2.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A. 地壳持续抬升——平原河流流水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B. 平原河流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 地壳稳定——通天河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垂直下切

D. 通天河河谷地带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作用下泥沙堆积

3.侧方水库的建成蓄水对通天河流域的影响有

A. 库区水位的季节变化变大    B. 玉树以下河段的河流输沙量明显上升

C. 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破坏蛇曲景观    D. 库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

 

查看答案

湖泊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叶绿素是浮游植物的重要成分,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浮游植物门类都含有的叶绿素类型,因此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成为测量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下图是2012-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某湖泊不同区域的叶绿素a的含量分布曲线。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湖泊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7月该湖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    B. 北部湖区富营养化程度高于南部湖区

C. 湖心区水体富营养化季节变化小    D. 冬季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空间差异大

2.根据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推测该湖区周围的人类活动集中分布于

A. 西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南部地区    D. 北部地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夏季叶绿素a含量高是因为水温高,利于藻类繁殖

②夏季风导致藻类植物漂向北部使北部湖区叶绿素a含量高

③疏通河道,增加湖水流动性可有效缓解湖泊富营养化

④扩大湖泊水产养殖规模,既可缓解湖泊富营养化,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 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 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 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2.在海拔1000m处,两个坡向的气温差异最接近

A. 5℃    B. 9℃    C. 14℃    D. 19℃

3.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 华北平原的干热风    B. 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

C. 金沙江干热河谷    D. 天山南麓的绿洲

 

查看答案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9°50′N 至30°10′N)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属武陵山支脉,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下图为该县在未被利用的荒山荒坡上建成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池板景观图,该工程太阳能电池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A. 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B. 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

C. 秋分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D. 冬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北,再朝西南

2.某时段期间,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正午时的倾角逐日增大,该时段最可能是

A. 清明节至劳动节    B. 儿童节至建军节

C. 教师节至国庆节    D. 国庆节至元旦节

3.下列属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条件的是

A. 土地资源丰富,平原面积广大    B. 靠近消费市场,可解决全县的电力供应问题

C. 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平均值大于70°    D. 政策支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