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北京、武汉、广州三地 A.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武汉>广州 B. 夏至日昼...

北京、武汉、广州三地

A.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武汉>广州

B. 夏至日昼长:北京>武汉>广州

C. 一年中夜昼夜长短变化:广州>武汉>北京

D. 地转偏向力:广州>武汉>北京

 

B 【解析】 本题通过比较北京、武汉、广州三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昼长、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地转偏向力等大小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地理意义的理解。 北京、武汉、广州三地均位于北半球,其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广州、武汉、北京。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广州>武汉>北京,故A项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夏至日昼长:北京>武汉>广州,故B项正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北京>武汉>广州,故C项错误。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地转偏向力:北京>武汉>广州,故D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日北京时间6时16分,天安门广场(116°E)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可能是(    )

A. 国庆节    B. 秋分日

C. 夏至日    D. 元旦

2.若用P代表北京市,则此时下图中表示北京市昼夜状况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攀枝花市(26°N,102°E)某学校设计的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经地理老师建议,把平顶遮阳棚棚顶设计成可人工调节其水平移动、垂直升降。据图文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箭头(指向标)旁框格内填写其指示的方向(用字母),并说出的填写的依据。

(2)当太阳光线为③时间前后,与其他时间相比,遮阳棚棚顶水平移动、垂直升降的方向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

材料二  左图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南朝北,房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从气候角度分析此举的目的。

(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

材料二  湖风、陆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进出湖泊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上图中疗养院某日7~15时的气温与湿度(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空气的水汽含量)变化。

(1)上图中①②是为疗养院设计的引水渠。其中合理的是           ;说出该疗养院的区位条件。

(2)上图中③、④是计划修建的甲乙之间的城际快速通道。设计合理的是      

(3)暑期,小李在上图中a处进行户外活动。在其后的日记中有以下几句:“……山上多常绿林,云雾常绕着森林游走;河水常暴涨,但仍然清澈;……”。

指出小李日记中最不切实际的一句话,并说出理由。

(4)上图中b处能否看到乙城市?为什么?

(5)根据材料二,指出疗养院与库区之间由陆风转为湖风的大致时间并说出判断依据。

 

查看答案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种气候类型中,某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示各气候类型中,我国只可能有其中的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