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力的名称:a______...

读“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力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力的指向与等压线之间呈现什么关系?______,其方向由______指向______

(3)若无d,只受a、c影响,b最终将与________平行。

(4)在实际大气中,b与等压线之间________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低压等压线并不完全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解析】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因此图中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右偏,因此b表示风向。摩擦力风向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风向与风向垂直,因此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 (2)读图可知,a力的指向与等压线垂直,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3)d为摩擦力,若只受a、c影响,b最终将与等压线平行。 (4)在实际大气中,b与等压线之间并不完全平行,而是有个交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山东沿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热力环流”进行了探究学习。依据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由探究活动1推断:白天,陆地增温________(快、慢),海洋增温________(快、慢);夜间相反。

(2)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下图中添加箭头使之构成一个海陆间的热力环流圈。

(3)探究活动2中,字母M、N表示气压中心,其中________为低压中心;该季节,由于该低压中心的形成,________气压带被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 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查看答案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A是太阳辐射,B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C是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D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E是地面反射,F是地面辐射)

(1)图中字母I是________________。从数量上看,A>D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________(填两个字母)增大的结果,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更________(大或者小)。

 

查看答案

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_______。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

(3)造成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该锋面属于________锋。当该锋面地处我国南岭一带时,在其控制下将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锋过境后气压________,气温________,天气________

(2)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________气团交汇并且势力相当,该地区在________锋控制下,会出现________天气。

(3)而7、8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受________高压控制,会出现________天气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