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________(填字母),该洋流名称为______,强大的原因是____

(4)E洋流沿着________大陆________(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

(5)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

 

南南极圈附近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圈中低纬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ABCGDGA秘鲁寒流南美洲南端距南极洲较非洲和大洋洲近很多,陆地对强大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强烈,使得汇入秘鲁寒流的水量大增,流速加快澳大利亚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在强大的盛行西风作用下,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解析】 本题以极地俯视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南北半球的判定、洋流的分布及其成因,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根据洋流系统的流动方向可以判定该图为南半球,中低纬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 (2)流向赤道方向的为寒流,反之为暖流;需要注意的是,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 (3)由(1)分析可知,该图为南半球,由经纬度以及洋流流向可知,A为秘鲁寒流;B为西澳大利亚寒流,C为本格拉寒流。因为南美洲南端陆地对强大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使得汇入秘鲁寒流的水量大增、流速加快,故秘鲁寒流显得强大。 (4)E洋流大致位于150°E附近,且由低纬流向高纬,应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沿岸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5)G为南半球西风漂流,由于冬半年高低纬度间温差大,西风强劲,故西风漂流强大,海面风浪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的作用。

2)图甲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乙所示的四海区中,图甲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3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带一路”示意图。

(1)某海轮从广州到阿曼运送货物。为节约燃料,请建议其________(季节)出发,说明理由。

(2)航行途经印度尼西亚。该国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3)7月,索马里海域流经的洋流为寒流并且鱼群较多,为什么?

(4)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

当年富兰克林就发现,从欧洲用邮轮寄到美国的邮包速度常常比美国寄到欧洲的速度慢两个星期左右。熟悉大西洋航线的船长告诉他,当邮轮西行时,常感觉有一股强力的水流阻挡,使航速变慢。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文中所叙述的“一股强力水流”是指(  )

A. 北赤道暖流    B. 北太平洋暖流

C. 北大西洋暖流    D. 墨西哥湾暖流

2.形成上述“强力水流”的盛行风是(  )

A. 东北信风    B. 东南信风

C. 极地东风    D. 盛行西风

 

查看答案

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b>c。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若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且弯曲是由洋流经过导致的,那么(  )

A. m-n为寒流

B. q-p为寒流

C. q-p为赤道洋流

D. m-n属西风漂流

2.若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X-Y为纬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处为陆地

B. p处是海洋

C. 此图表示南半球

D. 此图表示北半球

 

查看答案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 盛行风

B. 地转偏向力

C. 海水密度差异

D. 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

2.由信风引起的洋流,其运动方向为(  )

A. 北半球向西,南半球向东

B. 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

C. 南北半球都由东向西

D. 北半球向东,南半球向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