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    B. 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C. 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D. 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

2.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    B. 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

C. 甲海拔比乙低    D. 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迎风地带

 

1. C 2. D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特征的判读。首先在于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根据两地气温、降水的差异判断;两地的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冬雨型气候,应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由图示可知,年降水量甲比乙少,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少。据该地等高线图以及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可知,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不同,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降水少;乙处迎风地带,降水多。 1.两地的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冬雨型气候,应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由图示可知,年降水量甲比乙少,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少。选C正确。 2.甲乙两地都是地中海气候,但是甲地降水量明显少于乙地;据该地等高线图以及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可知,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不同,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降水少;乙处迎风地带,降水多;洋流影响、海拔高低及气压带风带影响较小。选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全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    )

A. 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B. 我国1月南北最大温差为41.4°C

C. 三亚及海口都位于我国热带    D. 西安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

2.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大于小麦种植面积

B. 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

C. 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D. 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

 

查看答案

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省级行政区,其中西藏达到93.94%,新疆达到59.43%,汉族人口比例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进入老龄化时,GDP比美国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人口众多    B.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慢

C. 我国国土面积大    D. 我国的人口政策

2.西藏和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汉族人口比例小的最重要自然原因分别是( )

①西藏过寒冷  ②西藏空气过稀薄  ③新疆光照过强  ④新疆相对湿度过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祁连山为河西走廊的“固体水库”,河西走廊有“绿色走廊”的美称。

材料三  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自然资源丰富。   

(1)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诞生地,石油工业曾是其长期唯一的支柱产业,21世纪初被迫开始了能源工业转型。简述玉门进行能源工业转型的原因。   

(2)水源是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分析其成为主导因素的原因。   

(3)说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对甘肃省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专家认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实际上就是电力供应紧张,由此,才导致了煤炭和石油的连锁反应。在未来2~3年时间内,中国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

材料二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及西电东送示意图。

1.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    )

A. 南水北调    B. 西电东送    C. 三峡工程    D. 西气东输

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A.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 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 木材短缺的问题

 

查看答案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 食品工业    B. 高耗能工业    C. 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技术工业

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