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大气人为产生CO2的排放量与平均气温变化(图甲)和世界主要排放CO2国家的人均CO2排放量(图乙)。
材料二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的CO2排放量差别很大,燃煤的CO2排放量最大,天然气在作为汽车燃料时,尾气中排放的CO2比燃油汽车少90%,还可降低噪声40%,而且不会产生苯、铅等致癌物质。
材料三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7%、欧盟8%、日本6%。
(1)图甲中两条曲线之间的总体趋势关系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大气中CO2含量增加除与________消费的增加有关外,还与________面积的减少有关。
(3)CO2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所致。目前和今后CO2排放量可能将要迅速增加的是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4)结合图乙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均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排放CO2总量最多的发达国家是________。
据国际文传电讯报道:除了大气中CO2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也可能对全球变暖起推动作用。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以下两题。
1.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A. 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 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近百年来,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读“全球气温变化资料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左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问题 B. 臭氧层被破坏
C. 全球气候变暖 D. 水旱灾害频繁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的哪个部分出现相对明显的变化(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 的海冰,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 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 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期间( )
A. 北极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
B. 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C.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D.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2.“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1960年~2010年气温和降水距平累积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近50年该地区
A. 降水年际变化大 B. 气温逐年增高 C. 降水季节变化大 D. 气温逐年降低
2.该地区农业生产旱情最严重的时期可能是
A. 1960年~1969年 B. 1980年~1989年 C. 1990年~1999年 D. 2000年~2009年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