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带来了中华文明。黄河水患,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km,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km,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1)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害河”,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2)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反映出黄河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必要条件主要是什么?
(3)面对黄河中下游的问题,除了修建小浪底等水利工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治理措施?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地势特征。
(2)该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请简要分析成因。
(3)图中P为某省会城市,它是 市,简要回答该市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
读下图,观察我国四地的气候状况,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
2.下列有关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②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④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下图是华北某地局部地图,有四口潜水井;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想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选择种植
A. 甘蔗 B. 茶叶 C. 优质梨 D. 香蕉
2.图中水井2的水位,离井口最多接近
A. 15m B. 10m C. 20m D. 5m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 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 环境污染加剧 D. 农业集约化经营
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 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 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 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B. 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C. 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 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 沿山谷延伸 B. 沿山脊延伸 C. 沿等高线延伸 D. 沿经纬线延伸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不足 B. 水分不足 C. 土壤贫瘠 D. 耕作粗放
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A. 建小水电站 B. 开采小煤窑 C. 钻小气井 D. 上山砍柴
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A. 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 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 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 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