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 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 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 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2.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 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 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 水能、煤炭、石油 B. 煤炭、水能、石油
C. 煤炭、石油、水能 D. 太阳能、风能、煤炭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
B. 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
C. 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棉花
D.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发达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沃,而松嫩平原的黑土贫瘠
B. 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要优于松嫩平原
C.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差无几
D. 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松嫩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黄梅时节家家雨”、②“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反映的地理现象依次出现在 ( )
A.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秦岭山地
D. 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符合谚语③所说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
A. 汛期长 B. 有结冰期 C. 河流流量大 D. 多为雨水补给
3.属于谚语④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⑤ D. ④⑤
(题文)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河流水的蒸发参加了________循环。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4)图中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是________(字母)。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________
图甲为长江中游河段与某湖泊的水体交换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图中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湖泊储水量最大的时间点是③ B. 8月,PQ河段流速最快
C. 一年中,PQ河段由P流向Q的时间长 D. 10月,PQ 河段流向为P Q
2.7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同时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灌溉用水量增加 B. 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 河流上游来水量小 D. 伏旱天气,降水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