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主要由五大半岛和128个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主要由五大半岛和128个岛屿组成,面积近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其最热月(1月)平均气温为0.53℃,最冷月(9月)平均气温为-16.4℃。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年盛行东南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但并没有形成风积地貌。图a为拉斯曼丘陵位置示意图,图b为拉斯曼丘陵多年气温统计图。

 

(1)描述拉斯曼丘陵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

(2)分析该地多大风却没有形成风积地貌的原因。

(3)推测拉斯曼丘陵上的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

 

(1)全年气温较低(长冬无夏);各月均温夏半年变化幅度大,冬半年变化幅度小;极端最高温变化幅度小,极端最低温变化幅度大。 (2)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冰川覆盖,岩石风化物很少;部分风化物冻结在冰川中,难以被风吹起;该地位于沿海,风力大,侵蚀、搬运作用强;大风吹向海洋,搬运物多落入海中。(6分,其中3点) (3)苔原植被(苔藓、地衣等)。夏(暖)季气温在0~10℃之间,持续时间短,只能满足苔藓、地衣等生物的生长。 【解析】 (1)结合图例,可知图b给出的与气温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温和月平均温度,因此描述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应从气温高低和变化幅度等方面考虑。图中月平均气温基本位于0℃以下,说明全年气温较低;图中曲线陡说明变幅大,曲线缓说明变幅小。读图可知各月均温夏半年(10月—次年3月)变化幅度大,冬半年(4—9月)变化幅度小;极端最高温变化幅度小,极端最低温变化幅度大。 (2)风积地貌指被风搬运的物质,因风速减小或遇到各种障碍物,风中所搬运的物质便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地貌。因此形成风积地貌应有松散的地表碎屑物质,风力减弱的动力条件以及利于沉积的地形条件。结合南极大陆的特点即可。 (3)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冰原带,只能满足苔藓、地衣等生物的生长,主要为苔原植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二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洞里萨湖(右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湖里鱼种繁多,盛产300多种淡水鱼。

(1)指出洞里萨河不同季节的流向,并说明其成因。

(2)“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3)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请指出其水能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本月均温累加值=本月均温+上月均温累加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甲地的气候资料可推测甲地 (       )

A. 位于南半球    B. 河流有冰期

C. 年温差较大    D. 不适合谷物生长

2.甲、乙两地 (       )

A. 河流夏汛显著    B. 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 旱涝灾害多发    D. 乳畜业发达

 

查看答案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 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C. 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 S地为地中海气候

2.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A地为河谷东岸    ④B地为河谷东岸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关于图中等温线及湖泊水位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七月份等温线    ②为一月份等温线    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力(潜在蒸散量)的差。当水分盈亏量大于0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当其等于0时,表示水分收支平衡。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读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

A.     B.     C.     D.

2.导致①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日趋回升    B. 降水呈减少趋势

C. 降水呈增加趋势    D. 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查看答案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图示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部沿岸暖流增湿,东部沿岸寒流减湿

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

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拔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3.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