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日全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2.这一天之后( )
A.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将扩大
B.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
C. 赤道的白昼将变长
D. 热带的范围将缩小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
1.图中五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B.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C. 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D.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2.关于图中数字处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所在纬线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 ②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C. ③所在纬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D. ④位于南寒带,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有极夜现象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
1.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北寒带
D. 低纬度地区
2.假设黄赤交角为30°时,地球上( )
A. 寒带的范围变大
B. 温带的范围变大
C. 热带的范围变小
D. 寒带的范围变小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
A. 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 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 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 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2.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 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 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 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以下关于四季和五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B. 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将2、3、4月划为春季
C. 天文上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五带
D. 苏州(北纬31°19′,东经120°37′)为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下面的图和表,完成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流出省(市) | 占总量比重(%) | 流入省(市) | 占总量比重(%) |
贵州 | 6.1 | 福建 | 5.6 |
四川 | 16.1 | 北京 | 5.6 |
江西 | 8.6 | 上海 | 7.2 |
河南 | 8.3 | 江苏 | 5.6 |
安徽 | 10.6 | 浙江 | 8.9 |
湖南 | 10.6 | 广东 | 35.5 |
其他 | 39.7 | 其他 | 31.6 |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