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 A. 出山口 ...

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

A. 出山口    B. 入海口

C. 中下游    D. 源头处

2.仅考虑土壤水分条件考虑,该地貌中最利于耕作的部位是(   )

A. 扇形地上部    B. 扇形地中部

C. 扇形地下部    D. 扇缘带

 

1.A 2.D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地地势较陡,且河流的沉积作用分选性明显,沉积状呈扇形,故应当为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故A项正确。 2.读图可知,在扇缘带地下水水位接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好,最有利于耕作,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白山主峰海拔约2700米,2000米以上至山顶为高山苔原带。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米,面积9.82㎞²)位于长白山主峰凹地上,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湖形呈椭圆,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在暑假时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长白山天池的补给水源主要源自

A. 降水和地下水    B. 冰川融水和地下水

C. 河流水和降水    D. 积雪融水和河流水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 “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 “浮石”物质来源源于上地幔    D. “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3.长白山天池水体更新周期较长,主要是因为

A. 湖泊面积大    B. 湖泊海拔高

C. 湖泊深度大    D. 湖泊蒸发弱

4.王娟同学从长白山山麓登顶长白山天池一路可见到

A. 山麓处森林常绿    B. 山腰处落叶纷飞

C. 山顶处白雪皑皑    D. 山顶处草色葱绿

5.据王娟同学观测,长白山2000米以上分布的苔原植被,在南坡与北坡差异显著,南坡植物多样性明显较北坡低,该自然带内降水量与坡度差异不大,推测与形成该差异的无关的原因是

A. 北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 北坡光照条件较差

C. 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较少    D. 北坡人类活动较少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北美洲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最可能是

A.     B.     C.     D.

2.与②地相比,④地

A. 夏季气温较低

B. 夏季水源紧缺

C. 森林覆盖率较高

D. 冬季降水更多

3.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该山脉以西的水平自然带

A. 出现缺失    B. 发生改变    C. 分布受限    D. 东西展宽

 

查看答案

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地壳断陷而成,贝加尔湖每年1-5月结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资料显示,贝加尔湖位置曾发生过变化,据材料推测其原来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2.贝加尔湖每年有约5个月的结冰期,其较同纬度地区结冰期偏长主要是由于

A. 纬度较高    B. 海拔较高    C. 南北跨度大    D. 受寒冷气流影响大

3.据考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着巨厚的沉积物,但湖水深度依然再增大,这说明

A. 湖泊断陷速度大于泥沙沉积速度    B. 湖泊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

C. 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    D. 湖底沉积物随河流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4.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重要的两条河流,关于两条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补给方式相同    B. 其中有一条河流无凌汛

C. 安加拉河径流更稳定    D. 色楞格河含沙量更小

5.关于图中P、T(湖口位置附近)两处,说法正确的是

A. P、T都形成了三角洲    B. P、T都形成了冲积扇

C. P处堆积地貌有利于增加湖泊透明度    D. T处堆积地貌减少了湖泊泥沙沉积量

 

查看答案

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这些区域由于________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_______的标志。

(2)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它的爆发是________的显示。

(3)C是________层。

(4)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________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太阳大气抛出________,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2)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