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5~19℃是油菜花开的最适宜温度,20℃左右适宜油菜结籽;菊花多属短日照植物,...

15~19℃是油菜花开的最适宜温度,20℃左右适宜油菜结籽;菊花多属短日照植物,于日照渐短的秋冬季开花。下图示意我国油菜开花日期分布。假设甲、乙两地为我国的油菜种植区(甲、乙位置不确定,图中未标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甲地油菜比乙地开花早,可知

A. 甲地种植春油菜,乙地种植冬油菜

B. 甲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乙地位于江淮平原

C. 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长江三角洲

D. 甲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乙位于河西走廊

2.若甲乙都可种植油菜和菊花,仅从纬度因素考虑,

甲地油菜比乙地油菜开花晚,则甲地菊花比乙地菊花开花时间

A.     B.     C. 同时    D. 时早时晚

3.通常情况下,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油菜籽的品质好。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西北某干

旱山地油菜籽品质最好的位于

A. 东北坡    B. 西南坡    C. 东南坡    D. 西北坡

 

1.B 2.A 3.B 【解析】 1.读图可知,我国纬度越低地区,油菜开花越早,纬度越高,开花时间越晚。如果甲地油菜花比乙地早,说明其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应当种植冬油菜,A错。珠三角纬度低于江淮平原,开花早,B对。塔里木盆地纬度高于长三角,C错。图中信息显示雅鲁藏布江河谷油菜开花晚于河西走廊,D错。故B正确。 2.如果甲地油菜开花较晚,则其纬度高于乙地,纬度越高,进入秋冬季节时间越早,而菊花多开花在秋冬季节,说明甲地菊花的开花时间早于乙地,故A正确。 3.西北某山地的北坡为阴坡,最高气温较南坡低,昼夜温差小,A、D错。东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云量大,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的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于西南坡,B对、C错。故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自然环境好    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 城乡协调发展    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图,图中环形为现在的环形道路,箭头为新规划事项。回答下列各题。

1.新规划事项最有可能的是

A. 城市过境干道    B. 城市的放射状道路

C. 驱霾通风廊道    D. 城市工业的迁移方向

2.推测新规划事项最适合布局

A. 交通用地    B. 住宅用地

C. 商业用地    D. 工业用地

 

查看答案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气温较高

B. 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 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 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 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 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 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阶地T1、T2、T3、T4,阶地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物。沉积物的平均砾径T3>T4>T2>T1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任一级河流阶地上沉积物堆积过程

A. 地壳相对稳定    B. 地壳持续上升

C. 河流不断下切    D. 河流间断上升

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该断面河流流速、流量

最大的时期为

A. T1形成时期    B. T2 形成时期

C. T3形成时期    D. T4形成时期

3.河段多级阶地形成,说明了该地区经历了

A. 河床多次抬升    B. 河床多次下降

C. 河床相对稳定    D. 河床间歇性抬升

 

查看答案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分析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表。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所列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A. 人口密度大,用水多    B. 流域水库密布,截水多

C. 流域蒸发及下渗较多    D. 降水时间短且集中

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说明该地区

A. 地表侵蚀作用加强    B. 地下水资源变得更丰富

C. 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D.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