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冰川旅游是以冰川或冰川遗迹资源作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展...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冰川旅游是以冰川或冰川遗迹资源作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或项目。新疆的冰川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的高处。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增多等因素影响,新疆区域的冰川近年来呈现加速消融态势。为保护干旱区的这些“固体水库”,2016年2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十三五”期间全面取缔冰川旅游。将相关旅游设施逐步变为远观冰川的度假区。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面取缔冰川旅游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补给量小;旅游活动导致冰川消融、崩塌加剧;冰川融水是新疆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冰川消融加快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冰川环境被破坏和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冰川旅游是以冰川或冰川遗迹资源作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或项目。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增多等因素影响,新疆区域的冰川近年来呈现加速消融态势。冰川融水是新疆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冰川消融加快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增多等因素影响,新疆区域的冰川近年来呈现加速消融态势。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补给量小。 旅游活动增加,导致冰川消融、崩塌加剧。冰川融水是新疆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冰川消融加快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冰川环境被破坏和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保护干旱区的这些“固体水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十三五”期间全面取缔冰川旅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亚丁湾西岸。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为凉季,气温通常在23℃到30℃之间'平均气温27℃。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150毫米。阿萨尔湖位于的阿法尔洼地里(-155.14米),水体主要靠海水经地下裂缝补给,它是世界上最咸的水体含盐浓度是34.8%,比死海还高。吉布提人口876200人,国土面积23200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

372千米。吉布提主要有湖盐和地热资源,还有少量未开发的铁矿、铜矿、冰洲石、石膏等。

材料二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全长752.7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这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下左图为亚吉铁路位置示意图。

(1)分析吉布提气温特征的形成原因。

(2)简要说明阿萨尔湖成为世界上最咸水体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吉布提将成为非洲“新加坡”,试分析吉布提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平洋生蚝即太平洋牡蛎,属广温性贝类,主要分布在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为8—32℃,多以细小的浮游动物、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太平洋生蚝产量高,生长快,对海洋环境适应范围广。此类生蚝肉质肥美、营养丰富,素有“海洋牛奶”的美誉。2017年4月初,太平洋生蚝占据了丹麦西海岸的大片海滩。丹麦驻华大使馆因本国生蚝泛滥成灾在官微发文求助网友,一时间引发中国网友广泛关注。

(1)说出丹麦海岸线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太平洋生蚝在丹麦西海岸大量繁殖的原因。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丹麦驻华大使馆在官微发文求助的原因。

(4)丹麦生蚝泛滥成灾,有网友建议丹麦将生蚝出口到中国,你认为此举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以前,有利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是其(   

A. 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B. 地处迎风坡

C.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2.2016年以前冬季,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A.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 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C. 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    D. 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到达

3.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A. 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

B. 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

C. 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增高,湿度增加,气温降低

D. 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冷空气强盛

 

查看答案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下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A. 11上    B. 12上    C. 1上    D. 2上

2.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A. 正北    B. 正南    C. 东北    D. 西南

3.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A. 越来越远    B. 越来越近    C. 先远后近    D. 先近后远

 

查看答案

下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A.     B.     C.     D. 10°

2.M日期最可能为

A. l月22日    B. 2月22日    C. 4月22日    D. 5月22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