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某市旅游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和图中河流的流向。
(2)M、N两个观景台中,说出N观景台可以欣赏到的景观。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区,请在图中用“◇”标出。
(3)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
(4)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B点位于乙图中A点的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长江两岸城区商品房均价与住宅土地均价剖面示意图,对比该城市的商品房均价和住宅土地均价两条曲线可知( )
①两条线的起伏均较大,并呈现阶梯状变化
②长江西北区比长江东南区商品房均价总体水平高
③商品房均价最高的区域有可能靠近中心商业区
④商品房均价为住宅土地均价的三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题。
1.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
A. 地势平坦,生产规模大
B.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D. 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
2.近三十年来,东北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向北推移,主要得益于( )。
A. 交通条件发展 B. 冷藏技术进步
C. 科技水平提高 D. 灌溉条件改善
下图为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城市化发展 B. 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 降水减少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2.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径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
A. 降水减少 B. 温度升高
C. 地下水埋深增加 D. 植被增加,涵养水源
3.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降水增加 D. 上游修建水库
下表为世界某著名工业城市(区)的区位因素评价表,所在国政府直接介入该工业城市(区)的整个筹建过程。读表,回答题
1.该工业城市(区)最有可能是 ( )
A. 德国鲁尔区
B.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C. 日本筑波
D. 印度班加罗尔
2.该工业地域形成的原理是 ( )
A.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B. 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
C. 政府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D. 在规划的用地上,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开办企业
3.与美国“硅谷”相比,该工业城市(区)不具备的区位条件是 ( )
A. 科技力量强 B. 生活环境舒适
C. 军事订货多且稳定 D. 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