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题。
1.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
A. 地势平坦,生产规模大
B.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D. 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
2.近三十年来,东北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向北推移,主要得益于( )。
A. 交通条件发展 B. 冷藏技术进步
C. 科技水平提高 D. 灌溉条件改善
下图为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城市化发展 B. 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 降水减少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2.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径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
A. 降水减少 B. 温度升高
C. 地下水埋深增加 D. 植被增加,涵养水源
3.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降水增加 D. 上游修建水库
下表为世界某著名工业城市(区)的区位因素评价表,所在国政府直接介入该工业城市(区)的整个筹建过程。读表,回答题
1.该工业城市(区)最有可能是 ( )
A. 德国鲁尔区
B.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C. 日本筑波
D. 印度班加罗尔
2.该工业地域形成的原理是 ( )
A.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B. 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
C. 政府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D. 在规划的用地上,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开办企业
3.与美国“硅谷”相比,该工业城市(区)不具备的区位条件是 ( )
A. 科技力量强 B. 生活环境舒适
C. 军事订货多且稳定 D. 交通便利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见下图)。读图,回答题。
1.东北黑土比南方红壤( )。
A. 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B. 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
C. 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D. 气温使土壤的增黏作用强
2.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分条件变化 B. 热量条件变化
C. 农业类型差异 D. 地势高低差异
3.我国南方地区也有黑土分布,其主要形成于( )。
A. 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区
B. 南岭山区的针叶林带
C. 横断山脉的高山草甸
D. 闽江流域的河漫滩平原
产业结构偏离度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下表示意长沙市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读表,回答题。
1.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 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B. 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C.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说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据表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A. 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 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C. 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 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