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市地处呼伦贝尔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市地处呼伦贝尔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地势缓慢过渡,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昼夜温差大、日照丰富,多大风天气。这里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及预测储量1572亿吨,多属于适宜发电的褐煤,共有煤田60多处,储量超过100亿吨的就有6处,这些煤田大部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的特点,且结构稳定,开采条件优越,适合于综合技术应用和集约化生产。呼伦贝尔南部的伊敏河煤矿是我国四大露天煤田之一。下图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交通及城镇分布图。

(1)指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呼伦贝尔依托能源优势可发展建设的主要能源基地。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題计分。问题①:说明呼伦贝尔在煤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问题②:说明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生产的有利影响。

 

(1)埋藏浅,煤层厚,储量丰富,结构稳定,开发条件优越;距离东北及华北地区较近,市场广阔;靠近铁路、公路线,交通运输便利 (2)煤炭资源丰富,可建设煤炭供应基地;煤炭以适宜发电的褐煤为主,可建设火电基地;靠近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可建设风电基地;地势较高,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建设光电或太阳能发电基地 (3)问题①:毁坏地表林、草植被,造成林草面积减少;剥离表土层,导致土地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产生煤矿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堆放煤炭,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等。 问题②: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地区工业化进程;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等。 【解析】 (1)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应先从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综合分析,结合材料即可找出有利条件。 (2)由材料可知,呼伦贝尔地区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而且以适宜发电的褐煤为主,因此可建设煤炭供应基地和火电基地;当地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丰富,可建设风电基地;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较高,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建设光电或太阳能发电基地。 (3)问题①: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荒化、盐碱化、水土流失、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呼伦贝尔在煤炭开发过程会剥离表土层、破坏地表植被,从而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化等问题;采煤会破坏地下水资源;在采煤的过程中易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地面塌陷;采煤过程中的粉尘会污染大气;堆放煤炭,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 问题②:煤炭资源开发首先表现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第二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地区工业化进程;第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第四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完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材料三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说明我国(  )

A. 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B. 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 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 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2.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 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 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 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    B. 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

C. 与古代相比,荒漠化面积扩大    D. 气候干旱是目前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

2.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粮食生产

B. 修整梯田,防止水土流失

C. 加快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大力建设水电站

D. 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查看答案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 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B. 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 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查看答案

下图为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不足 ②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

③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释放养分不足 ④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A.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 厄尔尼诺现象频发

C. 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    D. 太阳活动频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