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长...

读图,“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 : 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A.     B.     C.     D.

2.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A. 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 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C.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 第三产业产值继续上升

 

1.C 2.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坐标图判断。由材料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说明第一产比重较低,二三产业的比较高,而且第二产业的比重稍大于第三产业,结合图示坐标判断,符合题意的选择为③,故答案选B项。 2.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其大量迁入会使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地一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故答案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2.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

A. 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 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 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 工业稳步增长

3.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B. 全球气候变化

C. 人口分布变化    D. 土地生产力差异

2.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B. 高速铁路的建设

C. 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 人均耕地多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2324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

2.(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

“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表,回答下列小题。

1.四大资源都高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

A. 黑龙江省    B. 云南省    C. 四川省    D. 西藏自治区

2.上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A. 耕地资源    B. 矿产资源    C. 能源资源    D. 森林资源

 

查看答案

如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重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B.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建大坝过多使内河航运的连续性降低    D. 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较差

2.从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A. 我国水利可完全照搬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方案

B. 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C. 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

D. 我国的水利工程应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