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____...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代表风所受的三个力,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风在________(南、北)半球。如果没有B的影响,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等压线之间差值相等,E、F两点,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北平行于等压线FF点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解析】 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个力对风的作用效果和各自的特征。 (1)读图可知,由于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说明大气水平运动受摩擦力作用,故该图表示的为近地面风向,高空大气水平运动可忽略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读图可知,A箭头垂直等压线且指向低压,应该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箭头与风向相反,应该是摩擦力;C与风向垂直,应该是地转偏向力。 (3)图示风向向右偏,判断位于北半球。由上题分析可知,B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B的影响,风向是与等压线平行。 (4)读图可知,由于F点等压线较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故F处风速较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分析说明。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

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__地比较好。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

(5)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甲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东非大裂谷   B. 华山    C. 渭河平原    D. 喜马拉雅山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 ⑥⑦    B. ②⑥    C. ④⑧    D. ③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 ③④    B. ②⑧    C. ③⑦    D. ⑥

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     B.     C.     D.

2.④处的风向为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查看答案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P处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东北信风带    D. 盛行西风带带

2.据图可判断此时时间为(     )

A. 北半球的夏季    B. 南半球的冬季

C. 1月    D. 7月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

A. 1月、西北风    B. 7月、西北风

C. 1月、东南风    D. 7月、东南风

2.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受地形的影响    D. 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