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 “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 “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1. C 2. B 【解析】 1.A项是在描述荒漠化,主要是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B项描述凌汛现象,应当疏浚河道;“腹泻”指的是水土流失,主要是地表植被严重破坏,因此要加强退耕还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地上河的发生也和上游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有关。故选C。 2.上游进行梯级开发主要是利用河流的水能。该地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单位:hm2。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 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 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 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 水鸟栖息地减少

C.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 湿地面积减少

 

查看答案

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1.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

的分别是(  )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

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 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 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A. 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 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 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 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A. 春季的东南丘陵    B. 夏季的黄土高原

C. 秋季的山东丘陵    D. 冬季的天山山脉

 

查看答案

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以下问题。

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冻融作用    D. 盐碱化

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 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

C.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 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查看答案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下面小题。

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生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环渤海地区    D. 闽南地区

2.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 制造和研发环节    B. 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 加工和组装环节    D. 市场和运输环节

3.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业竞争力

B. 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 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应进—步扩大

D. 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