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

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下图示意海城位置和遥感影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

B. 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

C. 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

D. 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

2.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

A. 喜光热耐干旱

B. 根系发达,抗风性强

C. 耐盐碱性更强

D. 耐贫瘠土壤,生长快

3.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  )

A. 干旱气候

B. 强沙尘暴

C. 石油污染

D. 全球变暖

 

1.D 2.C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要掌握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从与环境要协调发展。 1.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海水依然是地表水,为避免由于地下水位低而导致地面沉降,应该直接将水回灌到地下;营造避风港口不需要将海水引入内陆,此工程量大且费用过高,直接在沿海地区修建港口更加合适;海水淡化适宜在沿海地区进行,然后将淡水运往内陆;海城建在内陆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引入海水后,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调节城市气候。 2.海水盐度高,该地土壤受海水影响,盐度提升,因此适宜种植耐盐碱性更强的植物。 3.该地位于内陆沙漠地区,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会增加该地水资源的短缺;另外,该地引海水进入,因此城市距离海洋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容易面临被淹没的威胁;A项和B项是该城市从修建开始就一直面对的威胁,而题目问题是未来面临的威胁;该城市不是石油运输港口城市,受到石油污染相对较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建成区内的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要随城市规划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下图为某大城市在城郊规划的“一居住小区近7年来的区内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动态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居住小区(  )

A. 2009~2010年建筑物数量下降

B. 2012~2015年建筑物数量增长而建成区面积下降

C. 2010~2014年建成区面积在不断增长

D. 2014~2015年建筑物数量下降而建成区面积不变

2.据图分析可知,该小区建筑物数量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

A. 小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B. 降低了建筑物的高度

C. 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降低

D. 造成建成区面积的无序扩张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15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丙、乙    D. 乙、甲

2.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流动现象,最有利于流动的是( )

A. 人口快速增加    B. 产业快速转移

C. 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    D. 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查看答案

我国某特大城市住宅空间外移,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迁移,城郊区县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地区落差缩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形成许多生活社区。下图为“该特大城市住宅租赁价格空间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中心区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恶化,交通拥堵

B. 市中心就业困难,收入低

C. 市中心住宅区全部外迁

D.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调整

2.古北社区的区位特征是(  )

A.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B. 距市中心近,环境优美

C. 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D. 近高新工业区,付租能力强

 

查看答案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下表示意过去25年和未来25年中国城市面临的压力(以过去25年的压力为1)。

城市面临的压力

过去25年

未来25年

水压力

1

1.88

土地压力

1

3.45

能源压力

1

2.89

生态压力

1

2.4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表格信息判断,中国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是城市化进程(  )

A. 快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工业化进程    B. 与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不相适应

C. 滞后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D. 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

2.解决中国城市化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是 (  )

A. 推进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型的城市化

B. 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C. 立足资源环境优势,促进小城市快速发展

D. 控制大城市规模,避免城市群的形成

 

查看答案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在老城区、中心城区以及人流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和部分住宅小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位难求”。停车难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夜间,下列区域停车最困难的是(  )

A. 老城区住宅小区

B. 高级住宅区

C. 医院

D. 中心商务区

2.停车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道路停车收费,增加社会财富

B. 交通事故增多,影响居民安全

C. 占用公共空间,节约土地资源

D. 挤占草坪,影响生物多样性

3.针对停车难问题,下列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①提高收费标准 

②小区建双层停车架 

③单位将内部闲置车位提供给社会车辆 

④小区将绿化带改建车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