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整体上看,...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西北方向移动    B. 向东北方向移动

C. 向东南方向移动    D. 向西南方向移动

2.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沙地。导致科尔沁沙地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 植树种草    D. 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3.为了扭转科尔沁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

A. 开采地下水用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 在科尔沁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 采取适当方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 禁止在当地开展任何经济活动,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1. A 2. D 3. C 【解析】 考查荒漠化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1.本题考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方向,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的经纬度判断移动方向。从表格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从东经121.97→东经121.71,反映向西移;从北纬43.57→北纬43.84反映向北移。故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方向是向西北方向移动。故选A。 2.草原牧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使草场过载,破坏草原植被,导致草原牧区荒漠化,D正确;题干是指科尔沁草原演变成了沙地,与围湖造田无关,A错误;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是自然因素,与题干人为原因不符,B错误;植树种草有利于保护草原,防治土地沙化,C错误。故选D。 3.针对当地荒漠化扩大的原因,当地适宜采取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如合理放牧,发展牧产品加工业等措施,减少单位面积草场载畜量,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C正确。开采地下水用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会产生土壤盐碱化,甚至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加剧草地退化,土地沙化,A错误;在科尔沁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会使草原超载,破坏草原,加剧土地沙化,B错误;虽然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但当地人要生产生活,禁止在当地开展任何经济活动不合实际,也会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使我国的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实现了对接,成为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双子城”。下图为精伊霍铁路周围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霍尔果斯“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暖湿润    B. 石油产业兴旺发达

C. 河谷地形平坦    D. 边境贸易快速发展

2.影响精伊霍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居民点    D. 资源

3.精伊霍铁路沿线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荒漠化    C. 石漠化    D. 盐碱化

 

查看答案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品质好,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原有的1800余家小焦化厂逐步关停,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原有小焦化厂数量众多的原因有(    )

A. 市场需求量较小    B. 劳动力资源不足    C. 政策法规不健全    D. 焦煤分布较分散

2.山西逐步关停小焦化厂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②减轻焦煤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③提高焦煤的综合利用率  ④提高人口就业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大型焦化厂产业园区建立后应(    )

A. 立足开拓海外市场    B.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C. 提倡焦煤开放运输    D. 补给长江河水

 

查看答案

读两类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

A. 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 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C. 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 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2.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

A. 亚欧大陆    B. 大洋洲

C. 非洲大陆    D. 南美洲

 

查看答案

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间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回答问题。

1.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大气降水

B. 地下水

C.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D. 居延海的湖泊水

2.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B. 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

C. 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

D. 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    )

A. ①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①平原土壤肥沃,②平原土壤贫瘠

C. ①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平原甜菜种植业发达

D. ①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2.①②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    )

A. ①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B. ①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

C. ②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

D. ②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