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甲),由北向南穿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甲),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为克兰河的上游(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

材料二  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乙和图丙)。

(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

(2)根据图乙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根据图丙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径流量的变化。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

 

(1)季节性积雪融水。 (2)全球气候变暖使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学科&网 (3)变化:径流量增大,汛期提前。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春旱。弊:加剧初夏缺水程度;影响下游地区农业生产、 渔业用水;春季融雪山洪灾害加剧。 【解析】 试题(1)结合材料和图文信息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在4—6月克兰河阿勒泰水文站流量较大,降水却较少,故判断可能是受气温影响,其补给可能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若为冰川融水补给,则7、8月补给量最大,水文站水量峰值应发生于7、8月。克兰河上游在阿尔泰山北坡,根据坡向和所处的风带,可以推出其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 (2)读图分析题,从图中去分析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读图克兰河1958—2005年月升温速率(虚线)和月降水变化速率(实线)都是波动上升,从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 (3)克兰河主要补给为季节性积雪补给为主,全球气候变暖,河流融雪径流最大月从 6 月提前到 5 月,汛期提前,水量增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由于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的地区水源不足,到了春季农作物播种时候需要水灌溉,水量增大,有利于缓解春旱;也有不利的,气候变暖汛期提前,水量加大,洪灾加剧,同样会导致原来有水初夏缺水,影响农业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图为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全球气温、全球海平面的变化示意图,乙图为世界主要CO2排放国家的人均CO2排放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A、B、C三条曲线中代表CO2增长曲线的是________。

(2)工业革命以来,CO2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是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所致。今后CO2排放量可能将要迅速增加的是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3)结合乙图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均CO2排放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CO2排放总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2的增多,使气候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后果。

 

查看答案

读碳元素的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图中导致全球气侯变暖的环节主要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丁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2.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碳含量的合理措施是

①全面关停高耗能的企业

②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

③扩大城市水域面积

④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

A. 全球变暖    B. 酸雨危害    C. 城市内涝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是

A. 技术水平高    B. 政府大力支持    C. 气候宜人    D. 城市密度高

3.三亚发展低碳城市措施可行的是

A. 减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B. 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

C. 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

D.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查看答案

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逐渐缩小,有环境专家指出这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可能会在10年内彻底消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②氟氯烃的大量排放  ③植被大量减少  ④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全球环境变化有关的是

A. 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    B. 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

C. 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D. 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减弱

 

查看答案

读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该“环境迁移”的原因可能是

A. 地震    B. 滑坡    C. 全球变暖    D. 台风

2.以下措施对该环境问题防治有明显效果的是

A. 对建筑物进行加固    B. 大面积植树造林

C. 将人口全部迁出    D. 退耕还湖还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