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下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下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
社会问题: 。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示意197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
A. 1980年 B. 2000年
C. 2015年 D. 2025年
2.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A. 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B. 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 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 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3.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
A. 老龄人口增加 B.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C. 少儿比重上升 D. 人口总数减少
人口老龄化大潮催生了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1.形成三大地带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水平 B. 自然环境
C. 人口基数 D. 人口迁移
2.下列关于三大地带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
A. 2005年至2010年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下降
B. 西部地带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C. 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降低
D. 由于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入,沿海人口结构将会年轻化
浙江省是2014年全国率先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省份。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浙江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
A. 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B.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 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D. 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2.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
A. 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B.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 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 “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人社部在谈及今年就业形势时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整体稳中有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出现了城市传统劳动力需求的“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城市传统劳动力需求“招工难”,主要原因是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制造业比重降低
②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③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
⑤农民工价值观的改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2.外出农民工增速放缓,将导致
A.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B. 农村老龄化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C.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D. 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报告中全球总和生育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总和生育率变化的特点是
A. 下降速度越来越快
B. 从2015年前后开始匀速下降
C.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下降速度最快
D. 21世纪中期以后下降速度开始减缓
2.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长期低于2.1。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社会负担减轻,利于经济快速发展
B. 家庭负担减轻,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C. 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制约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
D.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