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

材料二 马拉开波湖简图。

(1)分析马拉开波湖区“热”的原因。

(2)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1)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地形封闭,风力较小,盆地内热量不容:易散发;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充沛;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解析】 本题以马拉开波湖简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影响湖区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气温高的原因。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等。读图可知,该地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而且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所以“热”。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因素。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读图可知,该地为与赤道与回归线之间,多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影响,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控制,多对流雨,降水充沛;冬半年,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该地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是西藏高原中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该地四季如春、植物多样、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

(1)指出图示区域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为什么墨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 m,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人们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1)说明伊塞克湖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3)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

(4)有人建议在伊塞克湖沿岸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 ①→②海退 ③→④海进

B. ①→②海进  ③→④海退

C. ①→②海进 ③→④海进

D. ①→②海退 ②→④海退

2.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查看答案

地质考察队对某区域进行考察。在a—d沿线考察时发现,a、d两处岩石相同,年代较新,b、c两处岩石相同,但年代较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考察队在考察期间,图中最佳的宿营地是:

A.     B.     C.     D.

2.能正确表示沿a—d的地质剖面图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B. 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C. 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D. 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2.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 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C. 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D. 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