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地评价。下图...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地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 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 森林火险等级增大

C. 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D. 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2.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合理的是

A. 植被覆盖指数下降    B. 水网密度指数下降

C. 土地退化指数下降    D. 环境负荷指数下降

3.科考人员实地考察发现了成片的阔叶林,它们可能是

A. 桦树林    B. 胡杨林    C. 樟树林    D. 桑树林

 

1. A 2. C 3. A 【解析】 1.读图可知,在该时间段内,气温均值降低,蒸发量减少,而降水量均值增加,土壤中含水量增加,A对。降水增加,气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降低,B错。降水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年降水量是波动上升的,所以地表径流不会逐年增加,C错。由于年均降水量增加,气温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植被覆盖率上升,D错。故选A。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植被覆盖指数上升;水网密度指数上升,AB错,土壤的含水量增加,有利于减轻土地的退化,C正确。环境负荷指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题不能反映当地的人为因素对环境施加的影响,故D错。 3.读图可知,该地年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应位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地区,代表植被为桦树,A对。胡杨林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B错。樟树及桑树一般分布在湿润地区,CD错。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如图所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由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 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B.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 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D.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2.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埃尔埃希多最不可能的是

A. 海水淡化    B. 发展节水农业

C. 修建积水池收集雨水    D. 利用高山冰川融水

 

查看答案

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

A.     B.     C.     D.

2.“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如该文书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海域可能位于

A. 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B. 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

C. 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D. 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

2.下列说法,不符合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 鱼群密集    B. 海雾出现频繁

C. 常年盛行西风    D. 夏秋有气旋影响

 

查看答案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下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1)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 南高北低    B. 南北低,中部高

C. 东高西低    D.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 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 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 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查看答案

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产区,近几十年绿洲农田区从以前的冲积平原和河谷两岸不断向荒漠深处扩展。下图示意近50年以来新疆绿洲农田区三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所代表的农作物依次为

A. 小麦、玉米、棉花    B. 小麦、棉花、玉米

C. 棉花、小麦、玉米    D. 棉花、玉米、小麦

2.近几十年新疆绿洲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机械化水平提高

C. 市场需求变化    D. 灌溉技术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