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A. 降水较多    B. 气温低,蒸发弱

C. 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    D. 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

2.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 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 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 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 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1. A 2. C 3. D 【解析】 1.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空气对流弱;且位于内陆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水汽在随着海拔爬升过程中逐渐减少,到达高原水汽少,降水较少,故不包括A。高原气候寒冷,蒸发微弱,B正确。高原边缘陡峭,但内部地势平坦,容易积水;高山的冰雪融水在地势相对较低处蓄积形成湿地,故CD正确。 2.拉鲁湿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拉萨氧气补给源地,故①正确。②拉萨市温度主要由海拔决定,终年较低;拉鲁湿地的水分蒸发能增加拉萨空气湿度,调节拉萨局部温度,但不能增加气温,②错。拉鲁湿地能吸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故③正确。拉鲁湿地有防洪蓄水作用,减少旱涝灾害,故能降低拉萨山洪影响,④正确,故选C。 3.拉鲁湿地对地区生态环境效益明显,其发展应因地制宜,以保护性开发为主。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草场之一,通过对草场改良和湿地建设,可合理发展畜牧业,故A做法可取。拉鲁湿地大面积水域可适当发展水产业,故B正确。拉鲁湿地为典型青藏高原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旅游资源独特,可发展地域旅游业,故C正确。拉鲁湿地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宜发展蔬菜种植;另外,高原生态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不适合建立大型生产基地,故D错误。 长期(如一万年以来) 主要是自然原因,如气候变干、蒸发加强 近几十年的变化 主要是人为原因 一年内的季节变化 一般与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水有关 外流湖 萎缩 ①围湖造田;②上游植被破坏,泥沙淤积 面积增加 ①退耕还湖;②上游水土保持工程 干旱区内流湖萎缩 ①气温变化,冰雪融量减少;②入湖河流水资源利用过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美化城市环境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读该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 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 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 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 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 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 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 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查看答案

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季对水量要求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

B. 降水的季节性变化

C. 气温的季节性变化

D. 植被的季节性变化

2.鄱阳湖芦苇分布面积的变化说明了    (  )

A. 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了

B. 连年干旱,丰水期“晚来早走”

C.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 降水增多,丰水期“早来迟走”

 

查看答案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据所学知识完成题。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旺盛 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养分全部集中在地上植物体内,土壤比较贫瘠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雨林植被形成的枯枝落叶少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