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灾害一旦发生,应先确定灾害发生的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

灾害一旦发生,应先确定灾害发生的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中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依次是

A.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D 【解析】 灾害一旦发生,确定灾害发生的位置应该使用的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应用遥感技术,及时评估受灾情况应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区域气候

A.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和多雨    B.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干旱少雨

C. 南北差异显著,热量差异明显    D. 东西差异显著,降水差异明显

2.乙区域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3.甲、乙两区域均

A. 位于中纬度    B. 临印度洋    C. 位于东半球    D. 位于南半球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区域河流属于

A. 太平洋和大西洋水系    B. 印度洋和大西洋水系

C. 印度洋和太平洋水系    D. 印度洋和北冰洋水系

2.由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可以推测该区域

A. 地势的起伏特征    B. 地势的倾斜特征

C. 年降水量的多少    D. 年降水量的分配

3.图示甲、乙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约

A. 1100千米    B. 200千米    C. 2000千米    D. 750千米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A. 洪涝与干旱    B. 地震与火山    C. 滑坡和泥石流    D. 寒潮和台风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51-1988年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频次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 台风    B. 旱灾    C. 洪涝    D. 寒潮

2.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最可能是

A. 甲——3、4、5月    B. 甲——7、8月

C. 乙——12、1、2月    D. 乙——3、4月

3.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 用水季节变化    B. 海陆位置不同

C. 台风影响先后    D. 夏季风的强弱

4.图中丙区域此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较高,主要原因是

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降水集中,多暴雨

C. 喀斯特地貌区,下渗量大    D. 气温高,蒸发量大

 

查看答案

2017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与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城市位于

A. 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    B. 我国人口界线西北侧

C. 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D. 秦岭—淮河—线以北

2.此次寒潮

A. 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    B. 西北地区降温幅度大于南方

C. 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D. 乌鲁木齐降水比呼和浩特少

3.此次寒潮的影响最可能是

A. 塔里木盆地棉铃虫数量激增    B. 重庆市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较大

C. 内蒙古高原上河流流量大增    D. 广州市因道路结冰造成交通拥堵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公司推出的旅游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旅游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

A. 包括苏、皖、浙、闽四省    B.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 属于我国的长江流域    D. 较少受到台风的影响

2.图示旅游线路

A. 交通便利,以航空运输为主    B. 适合老年人夏季两日休闲游

C. 景观类型丰富,地域组合好    D. 距离客源地远,旅游人数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