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

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

(2)上图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与当地情况相符的图是________(填代号)。

(3)北京时间下午3时,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号)。

 

(1)39°56′N(约40°N) 105°E (2)B (3)a 【解析】 本题以物影长短为材料背景,考查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以及方向的判定,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小,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1)影长最短的时刻就是当地地方时12:00时,光线与地面夹角就是正午太阳高度角,而北京时间13:00点就是指120°E的地方时13:00,按照东加西减原则,该地比北京晚1小时,故经度为105°E;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73.5°=90°—纬度差,纬度差为16.5°,该地纬度为:40°N或7°N,但(105°E,7°N)不在我国境内,所以该地经度为40°N。 (2)该日太阳高度的时长就是白昼的时长,夏至日我国应该是昼长夜短,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为13:00,故B项正确。 (3)手表定向法:手表平放,表面朝上,以时针对着太阳方向,此时时针与表面上12:00时刻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做该夹角的一条角平分线,这条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就是正南,相反的方向就是正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注意:时间为当地的地方时)。在实际测量时,我们用的手表使用的是北京时间,而北京时间比当地的地方时早一个小时,所以在手表上,应向顺时针方向转30°,所以此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崇明岛,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13~18千米不等,总面积1 160平方千米,是中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沙岛。崇明岛是由长江下泄的大量泥沙在河海交互作用下,不断沉积而形成的。为进一步开发该岛,该岛居民打算建一河口港,其选址方案有A和B两个(如下图),你认为哪种方案更科学?

 

查看答案

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此时为______________前后。

(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时。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流位于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理由。

(2)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南岸和北岸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读“地球自转速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随纬度增大而________,南、北极点为________。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________,南、北极点为________。

(3)按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上海、哈尔滨、广州:________________。

(4)赤道的线速度约为________。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上的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