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下图是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1)说明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

(2)指出该地区过度灌溉易产生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简述排水渠道的功能及意义。

 

(1)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干旱地区,自古以来开挖渠道,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西有贺兰山阻挡偏北风,气温高,风沙危害小。 (2)导致土壤(次生)盐碱(渍)化。干旱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3)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或汛期时大量的来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解析】 (1) 江南地区水热条件充足,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干旱地区,自古以来开挖渠道,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灌溉水源充足。西有贺兰山阻挡偏北风,气温高,风沙危害小,气候温暖。所以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2) 该地区气候干旱,过度灌溉易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或盐渍化。干旱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分蒸发,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导致土壤盐分积累多,形成盐碱化问题。 (3)排水渠道能将多余的灌溉用水、汛期时大量的来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水流走时,水中的部分矿物质也被带走,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18,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         。(2分)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我国正在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的生态工程是        。(4分)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3分)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                    。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B. 乙地区—水土流失

C. 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D. 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2.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  )

A. 整体性    B. 联系性    C. 开放性    D. 差异性

3.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B. 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 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查看答案

读漫画《如此汲水》,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

A. 井越深,水质越好

B. 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C. 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D. 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

2.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植被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发达的根系    B. 肥厚的肉质茎

C. 厚的角质层    D. 较大的叶面积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 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 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 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2.保护和恢复西北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木的砍伐

③生态破 坏严重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显示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某处的景观。其中草方格沙障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有

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减少蒸发,防止土地盐碱化 ④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