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

    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右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可能是( )

A. 长白山 B. 太行山 C. 贺兰山 D. 武夷山

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 )

A.  B.  C.  D.

3.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

B. 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

C. 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

D. 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

 

1.D 2.C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地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该山应位于亚热带,结合四个选项,只有武夷山位于亚热带。图中II表示平均最低气温,结合上题,该山为武夷山,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图中的③符合要求。此图是1月份,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生长周期变短;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 1.图示该山1月山麓地带温度II坡超过0℃,应在亚热带,判断可能是武夷山;长白山地处东北,太行山地处北方,贺兰山地处西北,1月山麓地带温度都会低于0℃。 2.由题意可知,I图是1月极端最低气温,①②都不符合;II图是1月平均最低气温,武夷山是东北-西南走向, 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西北侧是冬季风迎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③是西北坡;东南侧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温度较高,东南坡属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相对西北坡稍高,④是东南坡。选C正确。 3.此图是1月份,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A错;“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B错;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生长周期变短,C错;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貌多发育在河流的

A. 入海口    B. 出山口    C. 发源地    D. 中下游

2.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北向南    D. 自南向北

3.甲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农业用地    B. 港口用地    C. 生态用地    D. 住宅用地

 

查看答案

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 放大量烟尘

B. 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C. 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D. 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B. 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C. 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D. 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有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 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 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 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 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A. 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B. 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 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 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查看答案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我国某地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秋分日北京时间141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

A. 松嫩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准噶尔盆地    D. 内蒙古高原

2.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

B. 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

C. 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6°52′

D. 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

 

查看答案

柳州市地处珠江水系上游,蜿蜒的柳江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壶形,导致柳州市几乎每年都遭遇洪水威胁。上世纪末柳州市修建了大量防洪堤,将柳江与城区隔离开来。下图所示为防洪堤一段,在一定季节,河漫滩和部分防洪堤上被附近居民种满了自给为主的蔬菜,此时蔬菜长势旺盛。回答下列小题。

.

1.图所示照片拍摄的季节最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居民该季节能够在此地种植蔬菜,最主要是因为

A. 蔬菜需水量大,此地灌溉水源充足    B. 河漫滩土壤肥沃,蔬菜品质好

C. 河漫滩面积广阔,且属于未利用荒地    D. 靠近城市,市场广阔,取得经济效益

3.据悉,有关部门将会对防洪堤上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予以铲除,主要是因为其会

A. 破坏城市景观协调性    B. 给防洪堤带来安全隐患

C. 施农药化肥带来环境污染    D. 遮挡道路影响居民通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