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某天文台于某年3月21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天文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

某天文台于某年3月21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天文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 3月22日 再次在相同位置观测该恒星的时间是( )

A. 19时3分56秒    B. 19时56分4秒    C. 20时    D. 20时3分56秒

 

B 【解析】 试题地球自转一周的恒星日是23时56分04秒,因此过23时56分4秒后就可再次观测到此恒星,因此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为19时56分04秒,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描述最吻合的地点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新加坡    D. 莫斯科

 

查看答案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2)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3)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北极圈的昼长比赤道上________(长或短)________小时。

(6)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________,与纬线的关系是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数码①和②中,表示赤道平面的是________,表示黄道平面的是________。

(2)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________。

(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

(4)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G点时,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此时为______________前后。

(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时。

 

查看答案

甲图表示澳大利亚某年二分二至日太阳出没的路线,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甲图方格内注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2)分析A、B、C三条路线中,哪条是6月22日太阳出没的路线?理由是什么?

(3)如果用乙图表示6月22日的太阳光照图,请在图上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4)乙图中ME为________线,MH为________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