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为“世界甲、乙两区域简图”,读图完成题。 1.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

图为世界甲、乙两区域简图,读图完成题。

1.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 乙地区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C. 两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

D. 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乙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2.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A. 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 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 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D. 能源资源丰富

 

1. D 2. B 【解析】 1.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和重要的城市分布判断:甲表示我国长三角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乙地区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错误。甲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C错误。我国长三角地区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即资源和能源不足;而乙地区附近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D正确。 2.甲地区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水热条件充足,A错误;两地都位于河流下游地区,且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发展,B正确;长三角地区主要的限制性条件为资源和能源不足,故加工制造业主要为市场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工业,C错误;两地区的城市高度密集,但乙地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据此分析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四个区域气候条件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乙、丙、丁对应的区域为

A. 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青藏地区

B. 青藏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C. 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D. 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青藏地区

2.结合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对应合理的是

A. 甲——棉花基地

B. 乙——草原畜牧业基地

C. 丙——油菜基地

D. 丁——小麦基地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多山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 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植被    B. 土壤    C. 气候    D. 地形

2.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降水    B. 地形    C. 土壤    D. 热量

3.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A. 西双版纳——竹楼    B. 江南地区——尖顶屋

C. 陕北延安——窑洞    D. 云贵高原——蒙古包

 

查看答案

下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______________;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_______。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________,B层出现________。

(3)当B层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