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荒漠化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以下为我国...

我国荒漠化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以下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四类荒漠化比重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部地区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方针,下列措施对该省级行政区荒漠化防治最有效的是

A. 禁止采矿    B. 建设防护林

C. 实施封沙禁牧    D. 实施生态移民

 

1.D 2.B 【解析】 1.该省荒漠化以风蚀荒漠化为主,应是在我国的西部干旱地区。选D正确。 2.荒漠化主要是人为破坏植被造成的,对荒漠化防治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防护林;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可以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有利于荒漠化治理;禁止采矿、实施封沙禁牧、实施生态移民,不能根治荒漠化。选B正确。 【点晴】 荒漠化防治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西部内陆干旱区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A. 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 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 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 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区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增加    B. 土地荒漠化加剧

C. 水土流失严重    D. 洪涝灾害多发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错误的是

A. 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 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 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查看答案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 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 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 干旱和大风现象

2.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 平整土地    B. 修水平梯田    C. 深耕改土    D. 造林种草

3.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 经济可持续发展    B. 社会可持续发展    C. 生态可持续发展    D. 减少污水排放量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A. 盆地边缘地区    B. 山脉中部地区    C. 盆地中部地区    D. 河流下游地区

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全球变暖,气候更加干旱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 大量开采矿产资源,破坏植被

 

查看答案

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在进行国土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读我国局部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三个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问题是

A. ——防治荒漠化;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防治水土流失

B. ——治理沙尘暴;乙——保护沿海红树林;丙——治理红色沙漠

C. ——预防低温冻害;乙——治理水土流失;丙——防治暴雨洪涝

D. ——治理水土流失;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改良酸性土壤

2.乙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也必须加以重视。解决此类问题,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A. 将洼地改为丘陵,便于流水排泄    B. 大规模降低土温,减少增发

C. 增加需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D. 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兴修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

(6)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