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面有关中国洪水灾害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图。...

阅读下面有关中国洪水灾害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图。

材料二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历史记载,从汉代至清末的2000多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水214次。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均发生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98年与1954年相比,1998年长江流域降水量小于1954年的,但洪水水位却高于1954年的洪水水位。

(1)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由图可以知道,除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水灾害严重外,我国的    平原、东北平原、    盆地及珠江流域也常遭受到洪水威胁。 

(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造成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变率大。 (2)华北 四川 (3)荆江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高河床,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易溃堤。 (4)自然原因: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且流域面积大,南北支流及长江干流同时来水,水量大,来势猛。 人为原因:由于流域内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围湖造田,致使植被、湖泊减少,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淤高河床,降低河道泄洪能力;湖泊萎缩,调蓄洪水的功能减弱。 【解析】 (1) 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与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相关;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夏季风的进退早晚及强弱,影响着降水的多少,即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2)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水灾害严重还有华北和四川盆地 (3)长江的荆江段险主要是多曲流、易溃堤;长江进入荆江段已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容易加剧洪涝灾害;曲流使得泥沙淤高河床,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易溃堤形成洪涝。 (4) 造成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与流域面积、支流量、降水等有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流域内降水量丰富;且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暴雨时,南北支流及长江干流同时来水,水量大,来势猛,干流河道压力大,极易发生洪涝。 造成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人为原因与流域内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有关: 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淤高河床,降低河道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这些行为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能力降低,调蓄洪水的功能减弱,加剧洪涝灾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

A. 地震    B. 崩塌    C. 山洪    D. 干旱

2.应对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  )

A. 种植造林    B. 拆除库坝

C. 禁止开矿    D. 抽取地下水灌溉

 

查看答案

    某年3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但进入6月,强降水持续,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旱涝转换之快非常罕见,也就是常说的“久旱逢暴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工增雨效果明显 B. 三峡大坝放水影响

C. 大气环流变化显著 D. 季风气候正常反应

2.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湖  ⑤打机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森林火灾天气等级预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次森林火灾天气等级预报最可能发布于    (  )

A. 5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2.图中甲区域森林火灾天气等级比其东部地区的低,其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    B. 地形    C. 植被    D. 季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