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图,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图,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洋流

2.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 常绿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阔叶混交林    D. 草原

 

1.B 2.C 【解析】 1.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读图可知,区域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由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应当受西风带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植被覆盖好,东侧为西风背风坡雨影地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所以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洋流,选B。 2.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而该地区为45°N,不可能有这两种植被,故A、B项错误;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图示地区为45°N,且为山区,故为针阔叶混交林,C项正确;草原一般为降水量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而图示地区西侧受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故不可能是草原,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为                                    (  )

A. 自北向南增高    B. 自西向东增高

C. 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海拔    B. 降水    C. 热量    D. 坡向

 

查看答案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②为(  )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指通常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下图为2015年3月11日至15日西安城区PM10浓度与风速逐日关系示意图。

描述该时段西安城区PM10浓度与风速的关联性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

九寨沟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南部距离成都市300km,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著名的景点有树正群海、诺日朗瀑布、五花海、犀牛海、五彩池、珍珠滩等。

说明九寨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