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 代表近...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 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1.此时,小船上的旗帜飘向(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为夜晚    B. ①地盛行下沉气流

C. ②地为阴雨天气    D. ③地气温高于②地

 

1. B 2. D 【解析】 1.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可知,图中①地为陆地,等压线向低处凹,②地为湖泊,等压线向高处凸,根据等压线“高凸低凹”规律判断,①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因此风向是由湖泊压流向陆地,北半球向右偏转,结合方向标判断,风向为东北风,旗帜飘向西南方向运动。故答案选B项。 2.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该时应该为冬季或者晚上的温度分布状况,A错误;①为低压,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B错误;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C错误;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湖泊,故可判断③地气温高于②地,D正确。故答案选D项。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流 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对我国 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读下图旗云,完成下面小题。

1.峰顶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 阳坡冰雪带    B. 阳坡岩石裸露带

C. 阴坡冰雪带    D. 阴坡岩石裸露带

2.产生旗云的时间段落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

A. 8~11    B. 11~15

C. 15~18    D. 20~24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

A. 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 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 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 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关于图中四地区深秋初冬时节多雾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减弱,水汽不易扩散

B.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C.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之上

D.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查看答案

读某高速公路沿线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筑路工程开辟出来的陡崖最高处的海拔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图中高速公路大致呈什么走向?长度和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

(3)陈琳站在①处山顶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家?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为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的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相关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材料二  下表示意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情况。

(1)图中M、N两条河流,更适合开展竞速漂流活动的是哪一条?

(2)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

(3)如果在沿海建港口,甲、乙两城镇更具优势的是________。简要分析其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简要分析1977~2007年该地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进行的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CD和EF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    河段,简述判断的理由。

(2)判读M陡崖顶部海拔的范围。

(3)该地欲开发区域内的水力资源,有G、H两处建坝方案,比较说明两方案各自的优势。

(4)观测者站在P点,能否看到乙村的最北部Q点?试绘地形剖面图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