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座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A. “背山”利于冬季通风    B. “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 “面水”利于夏季通风    D. “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2.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 春季多风    B. 夏季炎热    C. 秋季多雨    D. 冬季寒冷

3.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A. 收集雨水    B. 增强遮阴    C. 防范火灾    D. 增加美感

 

1. C 2. B 3. A 【解析】 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背山”有利于阻挡冬季风的侵入,“面水”利于夏季通风,所以ABD错误,故选C。 2.该村处于安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等也可以看出,当地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ACD错误,故选B。 3.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马头墙” 有利于增强遮阴、防范火灾、增加美感,BCD正确。“马头墙”不利于收集雨水,A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草房”零星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自然村中,屋顶用海草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屋顶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海草主要是用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晒干后制成,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下图为海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    B. 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整齐美观

C. 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蚊虫    D. 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其原因可能是(  )

A. 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

B. 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

C. 海草房知名度高,需要保护

D. 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

3.针对现存海草房,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  )

A. 保留海草房现状,留住乡愁    B. 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

C. 全面改造,融入现代化生活需要    D. 争取国际合作,建立民居博物馆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施,周围的景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 针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2.常绿灌木采用此种防寒措施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

A. 防寒成本    B. 观赏需求    C. 采光风向    D. 昼夜温差

3.根据图示景观,可推断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是

A. 春季上午    B. 春季下午    C. 秋季上午    D. 秋季下午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

(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

(3)图中河流沿岸居民点很少且居民点规模很小,其地质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水平面上不同岩层分布示意图(a→h代表的地层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地质构造是    (  )

A. 背斜    B. 向斜

C. 褶皱    D. 断层

2.图中①~④四幅地质剖面图,与甲—乙线状况相符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地岩层形成顺序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在乙之前形成

B. 丙形成时间最早

C. 丁形成时间最晚

D. 戊在乙之前形成

2.①②两地    (  )

A. 所处地质构造相同

B. 可能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

C. 岩石破碎程度相似

D. 目前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