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两 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1)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6分) (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6分) (3)② (分别在最低、最高处)。(7分) (4)3℃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 【解析】 试题(1)河流应沿山谷延伸,故结合等高线“凸高为低”处画图。根据图示河流流经的等高线分布判断,其上游和下游河段等高线较密,表示地形坡度较大,故河流较急,而中游河段等高线最稀疏,表示地形坡度较小,故河流流速较慢。(2)连接图示CD和DE;在CD之间等高线“凸低为高”,判断有一山脊,故不能看到C处,而DE之间为鞍部的低谷,故能看到E处。(3)GH为鞍部,其两侧为山谷,即地势中间高,两边低,故与②图符合。GH和DE的交点Ⅰ分别在最低、最高处。(4)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B处海拔高度为700米,而A处的海拔高度为1200米,故两地的高差为5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C计算,两地温差约3°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如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规划中的铁路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

(3)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发现①地的植被比②地的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4)该地理学习小组计划晚上在③地露营。请你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印度某区域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地势东部较高,西部较低

B. 图中甲地区和乙地区地势均和缓

C. 图中丙地区相对高度差别最大

D. 图中丁地区地势最为崎岖

2.下列说法符合图中各地地理特征的是(  )

A. 河流B段大量沉积从A段带来的泥沙

B. 图中河流A段附近侵蚀较严重

C. 乙地附近为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

D. 可用GPS系统直接绘制此地图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规划公路穿过山脊    B. 规划公路走向为西北—东南

C. 规划公路长约为 6 千米    D. 瞭望塔观察范围最大的是③

2.沿图中 a—b 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A.     B.

C.     D.

 

查看答案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也兼有泄洪的功能。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水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

A. 20米    B. 40米    C. 60米    D. 80米

2.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

A. b    B. c    C. d    D. e

 

查看答案

下图为宁波市某小区平面图,该小区占地约30000 m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17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  )

A.     B.     C.     D.

2.该小区平面图的比例尺可能为(  )

A. 1∶50    B. 1∶500    C. 1∶5 000    D. 1∶50 00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