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三个地区...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 ②为水稻种植业

C. ③为混合农业    D.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市场适应性差    B. 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C. ②科技水平低    D. ③生产规模小

 

1. B 2. C 【解析】 试题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题。

                 

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种植青稞    B. b地种植花卉

C. c地饲养水牛    D. d地发展林果业

2.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

B. 大牧场放牧业 雨热同期

C. 乳畜业 市场广阔

D. 季风水田农业 劳动力丰富

 

查看答案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 大气湿度增高    B. 大气降水增多

C. 近地面风速增大    D. 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土壤质量    B. 节省劳动力

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A、B、C自然带的名称。

(2)甲→A→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

(4)乙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甲地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5)说出D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