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原理及效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箭头①的解读,...

下图为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原理及效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箭头①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减少

B. 地面吸收的大气辐射减少

C.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释放的热量增多

2.该图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  )

A. 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 相互影响实现环境自我修复

C. 具有地带性分布特征

D.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1. C 2. D 【解析】 1.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其吸收的地面红外线辐射增多,导致气温升高。故选C项。 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图5直观的反映出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

A. 大气温度    B. 降水量    C. 积雪厚度    D. 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

A. 年降水量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 年日照最少    D. 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

A. 蒸腾加剧    B. 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

 

查看答案

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部分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地域性    D. 动态性

2.最能反映黄河“地上河”形成原因的虚线箭头是    (  )

A.     B.

C.     D.

3.热带雨林带土壤贫瘠,图中实线箭头与之关联度较小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左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

(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

(3)说明雅安降水季节变化对秋季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