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红石滩景观是指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

红石滩景观是指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和南部,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之间。研究发现,红石上的藻类属“约利橘色藻”,依附生长于没有泥沙附着的“新鲜”、“干净”的石块表面,而有泥沙附着的石块上往往有地衣和苔藓生长,不会生长橘色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

A. 温暖潮湿    B. 低温潮湿    C. 低温少雨    D. 高温多雨

2.大面积的红石滩景观存在

A. 河谷低地    B. 高山冰川    C. 悬崖峭壁    D. 背风峡谷

3.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来源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该灾害可能是D

A. 地面塌陷    B. 地震    C. 滑坡    D. 泥石流

 

1. B 2. A 3. D 【解析】 1.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和南部,属于湿润地区,C错。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之间,说明气温较低。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低温潮湿,B对。A、D错。 2.大面积的红石滩景观出现的环境是低温潮湿,背风峡谷干燥,不适宜,D错。附着在岩石上,不是冰川上,B错。红石滩应是在河谷地区,悬崖峭壁不能称为滩,C错。景观存在河谷低地,A对。 3.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来源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该灾害可能是泥石流,泥石流携带石块在河滩沉积,形成石滩,藻类依附生长,形成红石滩,D对。地面塌陷、地震、滑坡不能形成石滩环境,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分后15天为清明。据记载,隋唐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东地区生长,且降水偏多。读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

1.太原盆地在地质构造上称为(  

A. 冲积平原    B. 向斜    C. 褶皱    D. 地堑

2.古时对“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南方地区气温上升,雾气减少  ②北方地区风沙减少,空气通透性好

③北方地区进入雨季,空气清新  ④北方地区白昼变长,大气透明度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影响酒都杏花村盛产汾酒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位于河流沿岸,河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②位于断层地区,丰富洁净的地下水和泉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③位于冲积扇地区,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盛产高粱④位于河谷地区,路网较稠密,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下图是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6月份

A. 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    B. 6月26日西坡是迎风坡

C. 6月11日东坡是迎风坡    D. 6月下旬风向发生变化

2.风力最大的日期是

A. 6月5日    B. 6月16日    C. 6月11日    D. 6月24日

3.6月份该地沙丘移动呈

A. 向西趋势    B. 向东趋势    C. 向南移动    D. 向北移动

 

查看答案

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带,湖水蔚蓝,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体局部浅水区有茂密的水草和藻类生长。如图为扎日南木错等深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湖

A. 为淡水湖    B. 东西最长距离可达80km

C. 最可能为构造断陷湖    D. 甲河在入湖河流中输沙量最大

2.最可能有水禽觅食的水域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15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8.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最低的城市是(  

A. 重庆    B. 西安    C. 南京    D. 成都

2.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众多 ②交通通达度高  ③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④基础设施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15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地区分布。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2015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

A. 最快的两个省级行政分别是藏、贵

B. 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分别是辽、秦

C. 东部经济带各省区快于西部经济带各省区

D.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

2.各地区增速存在差异,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黑龙江、辽宁接受产业转移

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江苏、山东、广东高新技术发展迅速

江西、湖南面临资源问题,工业发展受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