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

A. 实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移动

B. 实线表示7月风向,其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虚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虚线表示7月风向,来自印度洋,携带水汽多

2.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

A. 冬季水温低,冷水鱼聚集

B.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C. 夏季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涌

D. 地表径流量大,营养物质丰富

 

1.C 2.C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区域位于索马里半岛附近,实线为西南季风,是赤道南部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在地偏力向右作用下,形成的,代表7月份风向,虚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选C。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夏季受气压带、风带北移影响,形成西南季风,而索马里半岛附近,西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表层海水水面降低,深层海水上泛补充,形成上升补偿流,鱼类饵料丰富,C对。周边海域没有寒暖流交汇,由于降水少,缺少地表径流,ABD错。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磬吉”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世界自然遗产--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以如针尖状耸立刺向天空的石林著称于世。完成下列问题。

1.“磬吉”属于

A. 河流堆积地貌    B. 花岗岩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火山地貌

2.组成“磬吉”的物质是几百万年前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判断“磬吉”的形成过程

A. 地壳下沉--沉积物堆积--地壳隆起抬升--雨水侵蚀

B. 地壳隆起抬升--沉积物堆积--地壳下沉--雨水侵蚀

C. 地壳下沉--雨水侵蚀--地壳隆起抬升--沉积物堆积

D. 地壳隆起抬升--雨水侵蚀--地壳下沉--沉积物堆积

3.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的代表植被为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热带草原    D. 热带雨林

 

查看答案

西亚城市迪拜努力发展非石油产业比重,打造梦幻之城。下图反映了该城从海里填出两个棕榈形岛屿的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迪拜填造棕榈形岛屿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御飓风的袭击    B. 发展海水养殖业

C. 提高旅游吸引力    D. 承接炼油业转移

2.填海造陆建新城可能导致( )

A. 近海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B. 沿海湿地生态效益增强

C. 地下径流入海更加通畅

D. 海岸带不再受海浪侵蚀

 

查看答案

读亚马孙河水系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马孙河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件,原因是(   )

①水量丰沛,河宽水深 ②经济腹地宽广 ③全年无结冰期 ④干支流间可以直接通航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亚马孙河流域水能资源集中在支流上,原因是(  )

①干流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开发 ②干流河道宽阔,水面平缓 ③支流从山地或高原进入平原,落差大,水流急 ④支流开发成本低于干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下列举措符合亚马孙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开发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B. 迁入人口,推动城市化进程

C. 防治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

D. 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大力种植经济林木

 

查看答案

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加勒比海北缘,年平均气温25°C~26°C,8月最热;年降水量因向风、背风而异,山地迎风坡达1500毫米以上,背风坡在1 000毫米左右。下图为大安的列斯群岛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海峡①和海峡②盛行(  )

A. 东南信风    B. 东北信风

C. 东南季风    D. 西北季风

2.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高峰为杜阿尔特峰,海拔3 175米,其山麓自然带最有可能的是(  )

A. 东南部——热带荒漠带;西北部——热带草原带

B. 西南部——热带草原带;东北部——热带雨林带

C. 东南部——热带草原带;西北部——热带荒漠带

D. 西南部——热带雨林带;东北部——热带草原带

3.杜阿尔特峰所在岛屿的河流特征为(  )

A. 全岛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B. 水流平稳,利于航运

C. 流域面积较小,含沙量大    D. 河流短小,水流急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

(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边缘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②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侧的盆地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