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

(2)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

(3)简述d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丙处的物质均来自莫霍界面以上

B.大量火山灰导致①作用明显减弱

C.a、c环节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

D.跨流域调水解决e环节季节分配不均

 

(1)(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形成褶皱(背斜),岩层隆起抬升,其顶部受张力,物质易受侵蚀,形成谷地。 (2)②会增加。原因:地面反射率变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多。 (3)形成河谷等河流侵蚀地貌;形成冲积平原等河流堆积地貌。 (4)B 【解析】 试题 (1)由图可知甲处属背斜谷地,背斜成谷的原因是背斜岩层向上隆起,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受外力的侵蚀形成谷地。 (2)草地的反射率为15~ 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地面反射率变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多,地面热量增加,温度升高,地面辐射量增加。 (3)d环节属地表径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在河流上游地势较高处形成河谷等河流侵蚀地貌;在中下游地势地平处形成冲积平原等河流堆积地貌。 (4)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的顶部的软流层,是在莫霍界面以下;火山灰弥漫在大气中,减少大气的透明度,可以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其主要环节是水汽输送。跨流域调水主要是调节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选项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图中①②③④)和海水等温线(图中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①③两个洋流的性质是(  )

A. ①是暖流 ③是寒流

B. 均是暖流

C. ①是寒流 ③是暖流

D. 均是寒流

2. A、B两地的气候分别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城市的一种路面状况,其水泥砖块中间留有种草的圆孔。读图,相比普通路面,该路面有利于(  )

A. 增加地表径流    B. 减弱下渗作用

C. 增加地下径流    D. 降低大气湿度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19日—21日APEC会议在秘鲁举行。读图,图中洋流(  )

A. 使沿岸热带荒漠景观向低纬延伸

B. 能使流经地区能见度变好

C. 能使沿岸降水增多

D. 经过区域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查看答案

读图,图中(  )

A. a洋流、b洋流由盛行西风吹拂而形成

B. 甲处附近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干燥程度

C. 乙处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D. 丙处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流量大    B. 汛期洪峰低

C. 水能资源丰富    D. 含沙量大

2.

A. 纬度低气温高,暖空气遇沿岸寒流降温凝结

B. 副热带高压控制,水汽不易扩散

C. 寒暖流交汇,水汽易凝结

D. 板块交界处多温泉,水汽充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